20天基本清零!日山份整村腾拆刷新"云湖速度" |
|
|
|
4月15日,伴随工程机械的轰鸣声,台州湾新区云湖之畔的日山份村旧宅群轰然倒下。 台州湾新区云湖片区重点项目攻坚专班以“开局即决战”的奋进姿态,开展日山份村整村腾房、拆迁工作,20天,跑出了从“第一拆”到基本清零的“云湖速度”,也为云湖核心区块沙北村、南岸里村的连片开发奏响前奏。 3月19日他正式退休,听说要成立攻坚专班,这位刚卸任三甲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的老党员,主动披上了云湖片区重点项目攻坚专班的“战甲”。 沙北未来社区的规划图上,日山份村387间错落的老屋,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,也羁绊着城市更新的步伐。 3月22日上午9点的动员会上,新区抽调的各部门、单位精锐干部下沉一线。 “军令状”上每个数据都沉甸甸:21天攻坚日山份,90天决胜云湖核心区。 时间紧迫。10点,专班成员与村“两委”在日山份区块现场开了碰头会。 “安置房房产证什么时候能到手?”“拆了门面房,集体经济的根脉往哪扎?”王大军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将村民的问题逐条记下。 “村民合情合理的要求,要在这次腾房拆迁过程中一并提交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”王大军说。 在掌握情况后,专班人员立即开启攻坚“冲刺”模式,分成三个网格包干小组,坚持“一个网格、一户一策、一跟到底”的推进机制,号召村民早日腾房。 为了打开拆迁的“缺口”,日山份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谢仙国的老母亲主动成为停水停电首签户。“拆了老宅,能换回发展机会,值!” 3月27日上午,日山份村响起机械轰鸣,拉开了蝶变序章。当天,专班工作组以破竹之势完成36间建筑拆除。 “政策口径一致、腾房标准统一、执行流程透明,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。”攻坚专班成员、台州湾新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王寅说。 他清楚地记得,当天工作组全员整装待命准备应对突发状况,但村道两旁却是意想不到的平静——不少村民主动搬出家电,给施工车辆让道。“我们知道,民心这道最难的关卡过了。” 取得“开门红”后,20天来,专班成员周末无休,一鼓作气。 “大家对旧居有深厚的感情,我也能理解。但是生活不能只看眼前。”谢仙国带着云湖区块的规划图,一户户细心地为村民分析利弊。“这片老房拆了马上要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有居家养老中心,周边还是未来社区,有学校有医院,日子多好。” “现在云湖那么火,大开发,村里发展起来是好事。”村民徐小友站在日山春晓安置小区的新居阳台上,望着远处如火如荼的工地感慨:“三间老屋换来了电梯房,我现在住的安置房很好,对于老房心里虽有些不舍,但看到云湖周边的发展前景,我更加开心!”像他这样主动腾退的村民占比近80%。 群众支持铸就攻坚速度!如今,拆迁表上的进度表已全线绿灯。 在腾房高峰期,看到村民忙着搬家具,村委会副主任徐灵峰开着小四轮,穿梭于拆迁现场。 20天来,他来来回回在尘土飞扬的村道上往返30余趟,皮肤已经晒得黝黑。 驻片片长、海虹街道党工委统战委员李钢连续20天驻守现场,发挥“跑断腿、磨破嘴”的韧劲,宣传相关政策,声音已经有些沙哑。 “民情笔记”上密密麻麻的标记,藏着专班小组的破局智慧——面对自建房户紧闭的铁门,专班开启“白+黑”对话模式,多次上门后村民终于被打动:“就冲你们这诚心,我搬。”养殖户的鸡鸭成了难题,专班协助开展“分段迁移”,在刚性的制度下,也有滚烫的民生温度…… 在96岁独居老人家,专班成员连续多天蹲点。老人说出了抗拒搬迁的原因:“住了一辈子的立地房,住不惯高层电梯房。” 专班当即协调,为阿婆找了个临时过渡房,让老人顺利搬迁。这温暖个案,也成为部分观望家庭转变态度的关键转折。 “日山份的顺利拆迁,为未来社区小学周边的规划道路腾出了空间,也为接下来云湖核心区的沙北和南岸里拆迁树立了必胜信心。”海虹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宇说,“我们将趁热打铁,争取在6月底前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核心区拆迁答卷,为项目留足发展空间,把云湖蓝图一尺一寸绘成现实。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