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关怀版
首页
>> 专题专栏 >> 文化事业

小聪明与大智慧| 洪 和 胜

常有身边的人私下议论,某某很聪明,见风使舵,八面玲珑,到处吃得开,某某是个傻瓜,不识事务,一根筋走到底。

我听了,便细细观察,发现这种议论虽有一定道理,却不尽然,聪明者中,有智慧的寥寥可数。

经验告诉我,聪明可以与生俱来,但智慧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。我们可以说一个小孩很聪明,但不能说他很有智慧,就是这个道理。

我对聪明人不反感,也没有好感。在这个世界上,成就事业的是聪明人,起破坏作用的也是聪明人。同为聪明人,为何结局不同?原因是,聪明有大小之分,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聪明和大智慧。小聪明者,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,表现得聪明伶俐,机灵敏捷,善于伪装,有随风而动的轻巧,有趋炎附势的灵动,有千变万化、随机应变的聪慧。

小聪明是细节,小聪明是近观,小聪明是装饰,小聪明是花草。这种聪明是表面上的,极容易被别人觉查到,就像一幅画,让人一看就喜欢,却只是一时的喜欢而已。

过去,有一个傻乎乎的流浪汉,常在街上走来走去。许多人喜欢拿他开玩笑,并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。

一个常用的方法,就是在手掌心放一个五元的硬币和一个十元的硬币,由他来挑,而他每次只挑五元的那一块,他从来不知道挑十元的。大家看着都笑,说他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,真傻。

过了一段时间,一个慈心的老妇人,终于忍不住问他:“你真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来吗?”

不料,那个傻瓜说:“如果我拿十元,他们下次就不会再让我挑了。”

大智慧者以环境为中心看问题,表现得山水不露,稳重大方,拙中藏巧,大智若愚,运筹帷幄,高屋建瓴,有种水滴石穿的坚韧,有种坐山观虎斗的气概,有种任你有千变万化,我早已将你看穿的沉稳。

大智慧是框架,大智慧是俯视,大智慧是主体,大智慧是树木,大智慧就像一部哲学著作,初读时不一定让人喜欢,可是你要是坚持读下去的话,就会变得深厚,会终生受益。

如果说大智慧是战略,小聪明就是战术;如果说大智慧是理念的感性显现,那么,小聪明则是感性的理性显现;如果说大智慧看到的是西瓜,那么,小聪明看到的是芝麻。

三国时的杨修聪明吗?当然聪明。那个“黄绢幼妇,外孙齑臼”的故事,让曹操着实费了一番脑筋,走过三十里路,才想了出来,为后代留下了“智愚相悬三十里”的成语。可是,曹操梦中杀人,又让百官去为死者送葬,杨修送葬时哭说:“不是丞相在梦中,君在梦中耳。”一言犯忌,杨修的聪明,使他后来终招杀身之祸。

据我的观察,有小聪明的人,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,心里会有一种紧张感,遇见没自己聪明的人,会表现得不屑一顾,而遇见大聪明的人,却望而兴叹;有大智慧的人,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,心里会有一种钦佩感,遇到没自己聪明的人,会跟他们讲道理,帮助他们。遇见大智慧的人,可谓找到了知己。

小聪明者对人性有一定了解,他们在内心里认同的人不是很多。但他们不会把对很多人的不屑一顾表现出来;有大智慧的人,对人性一定很了解,能够包容地看待一切。他们将宇宙装在自己的胸膛里。

从长远看,基本功扎实,做事实在,努力丰富自己,此乃大智慧;基本功不扎实,做事浮躁,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此乃小聪明。

真正聪明的人会未雨绸缪,为未来做好规划,并认真执行,一步步走向成功,如果兼具卓越的眼光,定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。而小聪明者,则浅尝辄止,应付小场面还可以,碰到大事、辣手的事就手忙脚乱。这些人,遇小河尚能知趟水而过,若遇波涛之川,惟有望洋兴叹。

大聪明者,审时度势,纵横披靡,无往不利。小聪明者,见树木而忘森林,眼中有石块而无叠峦群山。唧唧于一隅之得,而失天下,沾沾于蝇头小利,而忘全局,终究不过是捡了铜板丢了元宝。

实现就是这样,小聪明的人反而看不起大智慧的人,认为大智者不够灵巧。小聪明不断总结积累,可能变成大智慧,但很困难;小聪明如不总结积累,弥补自己的漏洞,将变成十足的混蛋。

印度有位知名的哲学家,气质高雅,成为很多女人的偶像。有一天,一个漂亮的女人专程来拜访他,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:“错过我,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!”

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,但却说:“让我再考虑考虑!”事后,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,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,分条罗列下来,结果发现好坏均等。究竟该如何抉择?他因此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。

最后,他终于想明白了:一个人如果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,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。不结婚的状况他是清楚的,但结婚后的情况他还不知道。对!应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。

哲学家来到女人家中,问她父亲:“你女儿呢?请你告诉她,我考虑清楚了,决定娶她为妻!“女人的父亲冷冷地回答:“你来晚了十年,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!”

哲学家听了,整个人几乎崩溃,他万万没有想到,他向来引以为傲的精明头脑,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。此后,哲学家抑郁成疾,临死前,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。

大智慧会遭小聪明的暗算,但常不成功;小聪明如遭大智慧的反击,结果一定很惨。小聪明的人善于攀比,大智慧的人善于平衡;发挥小聪明易,把握大智慧难。

小聪明是世俗哲学中的随波逐流,容易被小聪明所误,容易把春光看作秋风,会用自造的凄凉来折磨自己;大智慧是老子哲学中的以柔克刚,仰观满天星斗,俯瞰人间烟火,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,高山挺拔,草木景仰,大海辽阔,江河来归。

小聪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,只是多和少的问题;而大智慧对于每一个人,则是有和无的问题。

人生需要大智慧,最忌讳的是小聪明。小聪明具有一种擦抹不掉的悲剧色彩,有个性的弱点,会造就人生的局限。

中国民间有句人人皆知的谚语,“聪明反被聪明误”。聪明能误己,也能误人。但误人最终还是自误。王熙凤可谓大观园中第一能人。小辈怕她,长辈让她,老祖宗宠她,谁不夸她?然而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。”结局谁都知道。

小聪明一旦与功名利禄粘贴,人生的悲剧就上演了。比如小聪明者一时得逞,跻身官场,危害百姓,就像蝗虫毁灭庄稼一样,蚕食的是民心。

大人物若被小聪明所误,造成的损失则是灾难性的。清朝的和绅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,但他的一生都是在耍小聪明中度过,贪婪敛财,成为超级贪官,害国害民,不得善终,令人扼腕!小人物若被小聪明所误,容易变得张狂,自己不认识自己,走路辨不出南北西东,做事不知道天高地厚,会变成地地道道的小人。

大人物若运用大智慧,便能造福苍生,泽被后世。大智慧帮助大人物眼明耳聪:笑看云翻雨覆,谛听旷野喧嚣!小人物要是运用大智慧,一生受益无穷。

大智慧像阳光,即使没有缝隙,阳光也能照亮心窝。幽兰吐馥,金菊傲挺,翠竹抱虚,寒梅争妍,无一不是大智慧。

世界上,唯有大智慧才有大境界,才有大美丽,才有大成就。纵观古今,小聪明者甚众,十中有一,大聪明者乃凤毛麟角,千里无双。不能吃亏为聪明,愿吃亏是智慧;拿得起是聪明,放得下是智慧;聪明知识多,智慧文化广;聪明保全眼前,智慧看重长远;聪明靠耳聪目明,智慧靠心慧而生;聪明得于遗传,智慧缘于修炼。

由此得出结论:聪明是能力,智慧是境界。




分享: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