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关怀版
首页
>> 专题专栏 >> 文化事业

散文||在虔诚中感悟人生

——西藏散记之四

洪和胜||浙江

当我近距离走近大昭寺时,最初的感觉是,这个在藏传佛教拥有至高无上的众多寺院中,比我想象的要小很多。里面只有一个小小的空地,长长的队伍在狭窄的过道中,许多藏民和游客一起缓慢地进入内殿。殿内酥油灯烟雾缭绕,味道十分浓郁。

其实,大昭寺是一处极具历史意义的宗教圣地,这里的一切都汇聚了人们的心血和激情,让人的思维得到全面的提升和跳动,感悟生命本质的内涵。

一千三百多年前,文成公主进藏的道路是怎样的坎坷艰辛?高原反应如何承受?思乡之情怎样面对?我不是很清楚,但我坚信,一定是汉藏一家、世代友好的信仰,支撑着美丽的大唐文成公主告别长安,扎根西藏。
  为了这一信仰,文成公主将灞桥别离时皇后所赐柳枝,亲手植于大昭寺周围。
  如今,大昭寺唐蕃会盟碑两侧的“唐柳”业已枯萎,但人们依然视它为珍宝。络绎不绝的朝圣者,总忘不了要给唐柳挂上洁白的哈达。
  唐柳,让我无数次想象那个遥远的逝去的时光,以及那些时光里许许多多美丽的人和事。

大昭寺成为藏民灵魂的寄托、信仰的归宿。更重要的是,由于大昭寺的引领与凝聚作用,佛教在藏地开出了灿烂的奇葩,世俗政权最终与其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独特的西藏政教统治与民族历史。

一座寺庙改变了一个民族。时至今日,大昭寺已成为藏民心中无可替代的精神象征。在这座神奇的寺庙中,深藏着他们的历史、他们的信仰、他们的苦难以及比苦难更为深沉的悲喜。

伫立在雄伟的大昭寺前,注目迎风舒展的经幡,透过围炉里煨出的屡屡桑烟,触目所及,无一不震撼着我的心灵。
  那么多男女老少,穿着不同,动作不一,护手、护膝及身下的垫子不尽相同,但那磕长头的程序是如此一致:双手合十,先放于胸,再高于头,伸展肢体,铺地而拜;然后站起,念念有词,继续重复着那一连串简单而单调的动作。当躯体完全匍匐在坚硬的地上时,朝拜者有了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和解脱。

伫立于此,我在想,究竟是什么力量,让朝拜者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用尽一生时间,耗尽一生精力,磕长头,转经筒,转山,转湖,转岛,追随佛祖,祈祷来世?
  又是什么力量,让藏民不远千里万里,披星戴月,翻山越岭,一路磕长头,来到大昭寺这片圣土,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捐给寺院后,才开始理会自己的人生?

只有一种解释,是藏民“不求今生,只为来世”的信仰支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!
   是啊,在藏区,凡是有人烟的地方,就有祭祀神灵的桑烟,无论寺院还是寻常百姓家,不管煨桑炉设在院落中央、房顶还是墙上,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的地方。
  在藏区,无论坦途大道还是坎坷阡陌,都可见三步一叩、五体投地的善男信女。有的朝圣者一生的梦想就是一路磕长头,磕到大昭寺广场上朝圣跪拜。有的半路上去世,他们的同伴就把他的牙齿敲掉带上,一路磕到大昭寺,在那里供奉着,完成一生的心愿。

他们靠信仰活着,如果没有信仰,于他们而言,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。

“那一年,磕长头匍匐在山路,不为觐见,只为贴着你的温暖。”朝圣的路是通达神明的光明坦途,也是洗涤心垢的漫漫行途。

对于虔诚的藏民来说,这条路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。他们从家里出发,磕着长头,历经数年,才会到达心中的圣地、朝圣的终点——拉萨大昭寺。无论境遇怎样,无论身份如何,因为信仰,每个朝拜者都不孤独、不寂寞、不无助……

作为一个凡人,我不信教。宗教于我从来都是陌生的。我是个唯物主义者,无从理解藏民的信仰,也不知道人是否真的有“来世”,更搞不懂转经筒、磕长头与来世真有什么实际意义。我只是努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,真诚、感恩、仁爱就是我的信仰。纪伯伦说过:“信仰是心中的绿洲”,用心去好好培养这份心中的绿洲,其实就是一种幸福!

话得说回来,置身于大昭寺,我还是为藏民对信仰的虔诚所震撼。

大昭寺,是藏民信仰的归宿。大殿内,藏民几乎都在触摸这里能够触摸到的一切,几乎都在用头膜拜每一尊佛像,虔诚至极的心灵对佛无限敬仰。大殿外,朝圣者无不用身体去触摸,去亲近那充满慈悲的净土,与通灵万物的神佛更加接近。

随着人流前行,看着这里的一切,我感觉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。从初建开始,便是一个民族神圣的标记与坚实的决心。在其后的岁月里,更是雪域高原上的灯塔与世界屋脊上的支柱,指引与支撑着藏族世代儿女的生活与生命。而今,大昭寺更像一座丰碑,向朝圣路上的人们娓娓述说着过往的沧桑。
  驻足于寺前广场,凝视着一拨又一拨的朝圣者,我一次又一次感受朝圣者的虔诚。慢慢地,我似乎有所领悟了,便双手合十,领会佛的旨意与教诲;双手触额、出口、触胸,表达身、口、意与佛相融,合为一体——我是为虔诚的信仰所敬重!

说真的,那一刻,我的灵魂震撼了。朝圣者们把生死看得很淡,把信仰看得很重,对信仰的执着追求,让我觉得这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变得那么的渺小。

他们因为有信仰而成为不平凡的人。而生活在这个日渐繁华的世界里,许多人的信仰成为危机,尔虞我诈时时上演,海誓山盟往往是谎言的反语,真情与善良又总在红尘的泪水中搁浅。
  好无奈啊!好无语啊!面对虔诚极致的朝圣者,我仰天长叹,我默默无语。
  人活一口气,佛受一炷香。人,一定要有信仰和对信仰的虔诚。不管信佛、信道、信基督,还是信仰主义。否则,无异于行尸走肉。
  在大昭寺品味人生,看开人生,学会人生,这就是大昭寺给我的感悟。




分享: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